010-67955574

生态海葬(水葬)

来源:德顺祥     时间:2020-04-18    2581 次

水葬分为两种:一是直接把死者沉入大海,二是先把尸体烧成灰烬(先火化),再撒到海里。中国的海葬大多是将骨灰撒海的方法。将骨灰撒入海中,突破了“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强调了人从自然而来,回归自然。海葬有很多好处,比如节约土地,发展经济,改变习俗,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去精华,去糟粕”的体现,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历史渊源

海葬的历史很长,它起源于北欧海盗,是最古老的海上悼念仪式。最初的海葬仪式非常简单。它把尸体装在船上,挂上船帆,乘着夕阳的余晖,向西行驶,让它在海里漂流。后来在一年一年的演变中,这种方式被海上军队使用。早些年,船和船员死了,如果尸体不能运回陆地安葬,就在海上举行海葬仪式。

仪式过程

[处理程序]

1.公民应携带身份证到殡葬服务中心登记,也可以电话预约登记。

2.殡葬服务中心根据预约登记的要求确定海葬时间,一般在活动前一周,致函给登记公民告知交费的时间和地点。

3.公民收到信函后,应如约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办理缴费手续,领取海葬活动须知事项。

4.按照活动须知规定的时间在指定地点乘坐公共汽车或船只进行海葬活动。

[海葬仪式]

一般在日出或日落前举行海葬仪式,也可以根据特殊情况在夜间举行。海葬仪式举行时,全体船员在后甲板上排队,遗体用重物包裹绑好,放在木板上。告别仪式结束后,木板微微倾斜,让尸体滑入海中下沉到海底。这时,船上的汽笛响起,船上的旗帜降了半旗,船上的军乐队奏起哀乐,并把活动日期、时间、经纬度记载到航海日志里。这是最初的传统海葬仪式。

海葬的优点

[疾病预防]

人体燃烧产生的灰烬为无机碳酸钙,无毒无害,不会造成水污染。人体是经过800-1200度高温火化的,所以有害细菌在这么高的温度下是无法存活的,包括传染性很强的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所以可见“患者骨灰撒海传播病菌”是不可能的。

[回流减少]

在海里的撒落骨灰的位置也很有讲究。基本选择在长兴岛和横沙岛两岛间的海面上,由于这个地方有足够的水动力,将所有的骨灰冲入大海而不造成回流。除此以外,长江上游每年有5亿吨泥沙被带入东海,800具骨灰散落入海,每粒重约500克,也就是说每年只有半吨左右的骨灰散落入海,对于泥沙量和海水的稀释能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小的量。

平台服务热线:010-67955574

微信咨询 在线预约享多重优惠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